专访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官员曹奕:投资德国也就是占领了海外市场的一个高地

2011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并购项目数量大增,超过了当年的美国投资项目数,排名第一,又在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在德投资并购项目数量的榜首。德国主流媒体甚至以《中国占领德国》为标题,描述这个惊人的趋势。那么,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到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为什么要到德国投资?已投资的企业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瑞禧中德商服采访了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的中国专家曹奕,请她从GTAI专家的角度谈谈她对中国企业或个人在德投资的观察和建议。

 

问:您觉得中国企业走进德国的意愿增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觉得很久了。我在GTAI从事工作已经有10年,10年前,我试图在GTAI的数据库里寻找来德企业案例,希望介绍给中国企业。但当时的选择很少,多半是宝钢这样80年代就来德国的大国企业。后来华为、中兴是在2001年左右进来的,一批在国内做大的私企慢慢进来了,但势头发展不是很猛。

在2008年以后,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来德企业,不光是全球进行并购的一批企业,还有不少中小型的私人企业来德做绿地项目,来自深圳、浙江甚至华北等全国各地。这种变化的部分原因是当时国内的外汇储备充足,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部分也是因为国内市场饱和了,想探索一下海外机会。

还有一个原因,是德国代表了海外市场的一个高地。我曾经和海尔当年在欧洲的总经理交谈过,他说海尔选择德国,是因为德国是欧洲市场门槛最高的入口,但是一旦进入的话,“我就是向东欧还是向西欧去,都是不成问题的”。海尔做得很好,现在在德国的大型电器超市MediaMarkt里,它的电冰箱卖得非常好。而且在做盲测(也就是将产品的商标遮住,让德国专家来测试产品质量)的时候,海尔的白色家电得到的测试结果甚至比一些德国名牌还要好。

我在接触一些来德国的企业家时,能感觉到他们身上的理想主义热情。有一位中国企业家曾跟我说,我把企业开到这里来也不是想要立即赚钱,就是三年不赚钱也没关系。我就是想告诉大家,中国人也能制造出质量非常好的产品,把这个品牌打出来。虽然是中国企业,但是是Made in Germany的品质。这也是蛮感动人的。

 

问:那么,目前有多少中小企业已经来到德国开设分部或者工厂了?有这样的数据吗?

 

这个数据很难统计。究竟有多少家中国企业在德国?这个数字没有办法统计,因为没有办法定义什么是中国企业。一个母公司在中国的企业来这里开公司算是,那么一个中国人在这里创业的算不算呢?李嘉诚收购了Rossmann的25%股份,算不算呢?股份算到多少才算是中国企业?还有一些企业,,老板是中国人,但是在太平洋岛上注册,资金也不来自中国,但是在德国开分部,这个算不算呢?所以很难有统一标准定义什么是中国企业。

我们在尝试尽量多地从绿地和褐地投资里收集信息,从2009年开始向16个联邦州寻找这些信息,但这些统计信息的搜集太难了,州政府也不能提供详尽,需要更专业的研究机构来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和中国人的企业在这里的投资项目数量是飞速增长的。即便以我们一个不全面的数据库来观察,也是如此。

在德国,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投资最多,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并购。但是在2011年,中国投资的项目数第一次超越了美国,有158个。我写了一个新闻稿,德国《商报》发了经济版头条,标题改成了《中国占领德国》。虽然是个标题党,但是内文对中国投资来德国还是很正面的态度。

从2014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占领了在德投资项目数量的国家榜首。但这指的是每年的项目数量。(这里的项目是绿地投资和褐地投资, 不包括收购和并购类的项目)

另一方面,中国在德国的投资累计额还只是排名第19位,只有22.37亿欧元,比俄罗斯,瑞典,西班牙等都要低。这是因为很多中国企还处在试水阶段,以开设分公司逐步扩大的步骤在进行。就累计项目数而言,中国也还不算靠前,因为西方国家在这里已经投资了很长时间了。在累积数量上,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投资总额,英美两国依然是居榜首的。所以,中国投资在德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问:那么,迄今为止有没有中国企业在德国设厂的数目统计?有什么成功的案例?

 

肯定是不完全的统计。我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搜集,但有些联邦州由于数据保护的原因不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但我知道不少在德国做得很好的中国制造企业。

比如纷美包装这个企业,在香港上市的,2011年投了5000万欧元建厂,后来两年前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时,这家企业又追加了3300万欧元投资,建立了第二条生产线。        纷美包装是一家做饮料软包装的企业,是地道的国内中小型企业,在内蒙和山东都有工厂。2011年在香港上市,上市之后就在德国投资设厂,非常成功。他们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是在英国和美国留学的,也并不是德国留学毕业生。我在跟董事长对谈的时候,他对我说:“为什么我们要在德国设厂?因为我们要有Made in Germany的标志。我的原材料和客户都来自欧洲,节省了运输仓储的费用。而且,我们在中国生产的时候,总是有一个2%的产品报废率,这跟工人的职业操守有关。德国人精益求精的态度,给我们省了这2%的报废率。所以总体来说,虽然这里成本高一些,但作为Made in Germany的产品,价格也高,利润也就更高。”

他们的产品现在主要是进入欧美市场,现在占据了全世界市场份额第二名。

在柏林还有一些更新型的创业公司,比如有一位中国创业者是柏林工业大学毕业的,在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做过科研。后来他在瑞士筹到了天使投资成立了自己的指纹识别锁创业公司,又回到柏林,现在他的企业也做得很成功。

 

问:您觉得在德国成功的中国企业,他们什么地方做对了?

 

这些企业在出国之前做了很好的市场调研,雇佣或者邀请专门的团队来做。这种调研越详细越好,除了市场数据,甚至还包括当地人对外国人的友好程度这样的内容。有的既聘请了德国人,也请了在德多年、深谙德国市场的中国人,后者在沟通上会更便利,因为本土生长的德国人在沟通上比较容易会和中国企业家之间产生隔膜。

 

问:德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

 

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就被视为德国企业,享受与德国企业同样的待遇。因此在税收上也是同等待遇,没有对外企有特别优惠,但其实存在对投资者的补贴。这些补贴非常复杂,来自三个层面:欧盟层面、联邦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层面。这些补贴是支持中小型企业的,也就是母公司是中小型企业的,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地方,从事不同业务和不同雇员数目等条件来发放,也需要提前申请,而不是公司成立之后再去申请。

这些补贴主要是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而最高能达到投资额的40%。有时候补贴的要求会非常细,比如柏林市会补贴在某条街道投资的企业,因为这条街道的经济不太发达,诸如此类。而在法兰克福、慕尼黑之类的发达城市就拿不到补贴。纷美包装是在东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投资的,所以拿到了20%的投资补贴,相当不错的。

 

 

上一篇:德国高中交换生项目火速报名中

下一篇:诺贝尔奖得主母校招中国高中交换生一名

 

Copyright © 2021 REXI